top of page

活動資訊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線上展覽

發佈日期:
2021-06-09

線上展覽|二二八與台獨運動系列特展媒介與抵抗:北美「台灣之音」傳播行動

「台灣之音」為1977年由紐約張富雄、楊宜宜夫妻所成立的一個傳播站,原本以答錄機方式播送台灣同鄉的活動資訊,後由於台灣民主運動發展,「台灣之音」近一步透過國際電話採訪台灣及北美人權活動消息,各州各地分支點紛紛效法設立;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台灣之音」的現場報導成為關鍵的見證者;至1980年代「台灣之音」已經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巴西、法國、德國等地,共四十餘分台。一方面以聲音喚醒台灣意識、改變書面傳播方式;二方面透過現代媒介讓消息迅速傳播,呼籲世界各地的台灣人勇於發聲,共同以行動爭取台灣的民主自由。本展覽以「台灣之音」之精神理念及其播音行動為主軸,展示相關圖文、史料及採訪影片,期望與眾人一同了解這段台美人與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以及媒介突破在民主歷程中的重要性。


線上展覽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北部地區第二篇:槍響之後

1947年3月1日,民意代表召開緝煙血案處理委員會,並於3月2日改組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中山堂召開大會,納入各方代表,希望讓事件圓滿落幕。4日通知十七縣市組織處理委員會,事件處理的後續發展似乎轉趨樂觀。然而就在各地處理委員會成立的同時,陳儀電請蔣介石從中國派兵支援。陳儀一面向中央請兵,一面調動島內兵力,卻對外宣稱不會進行軍事鎮壓,使事件走向無法和平落幕的方向。


線上展覽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北部地區第一篇:午夜喧囂

1945年10月25日,臺灣作為戰敗國日本的殖民地,統治權力由日本轉移到國民政府,許多人期待這個不同於日本且又陌生的「祖國」,可以帶給臺灣人新希望。然而,受過日本現代化統治的臺灣人,逐漸驚覺新政權——國民政府的統治失當、貪污腐敗,以及公權力的濫用,使人們不滿的氛圍漸漸高漲。1947年2月27日,查緝私煙不當反誤傷人命,引爆人民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大稻埕的衝突擴大到次日行政長官公署前的衛兵朝群眾開槍,倉皇逃竄到廣播電台的民眾透過廣播「全島放送」,將長官公署前血腥鎮壓的消息散布全臺,使人民對於國民政府的不滿全面爆發。


線上展覽二二八與校園:事件中的建國中學

建校逾120年的建中,見證過日治時期、二戰末期的臺北大空襲、國民政府來臺接收的重建時期,也經歷過獨裁威權統治、人民沒有言論自由的戒嚴時期,直至臺灣邁向民主化之前,歷經不同世代的建中校園,總是有師生挺身而出,秉持良知,勇於挑戰不公不義,卻因此惹來囹圄之災、殺身之禍,甚至還有校長為了保釋學生,竟遭警備總部拘禁數月的荒謬之事。逮捕、失蹤、刑求及槍殺,這些學生與師長的遭遇,二二八與建中、臺灣近代民主發展歷程上,烙下深刻的足跡,瞭解他們的遭遇,才深知轉型正義的重要,及建中校門那尊「入口意象」去留的爭議。


線上展覽二二八事件常態展

本常態展區以歷史步道的意象,結合傳統及數位互動式展現手法,展示二二八史料及歷史紀錄,還原歷史現場,讓參展者體會當時的歷史氛圍,瞭解歷史梗概,進而檢視台灣數十年來人權法治的進程及自由民主的落實。


線上展覽1987人民覺醒:韓國民主見證影像展

韓國的民主發展,有著抗爭、鎮壓、跌倒、再起等許多既陌生又熟悉的場景,1987年臺灣報社的一名駐韓特派員,真實地紀錄了6月抗爭的現場,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紀錄,透過這些影像,我們像是又重新回到血淚交織的現場,聽到民眾大聲疾呼著民主訴求。也許,這些影像傳遞的訊息可能無法完整描述當年現場的狀況,諸如那躲在牆角偷偷給予支援的小市民、在家裡暗自為遊行隊伍加油的民眾、無辜遭受刑求的聲音與淚水,還有為爭取民主改革的堅定意志,然而我們希望透過這珍貴的影像,讓大眾共同來認識與體會民主與自由的可貴。 


線上展覽二二八藝文系列|彼日.彼日了後:陳武鎮二二八系列藝術創作展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於2017年與陳武鎮先生合作舉辦「風中的名字」油畫展,2020年再次邀請陳武鎮先生合作,舉辦這次「彼日.彼日了後:陳武鎮二二八系列藝術創作展」,以10座「虐殺」系列木雕作品及18幅「家屬」系列油畫作品,演繹在二二八事件中受難者遭槍殺的瞬間與受難家屬往後日子的煎熬折磨。彼日、彼日了後,是我們台灣歷史永遠的傷痛。


線上展覽二二八之後的我們:新世代如何解讀歷史課題

展示部分以二二八事件為題的作品,看見創作者們如何解讀歷史課題,當人們開始提起更多關於二二八事件、民主、人權等議題時,不僅講述曾經埋藏在記憶中的故事,也將成為未來世代解讀歷史的養分。這些串起過去與未來、質疑與認同兩端觀點的對話,將成為反思歷史論述的一個媒介,透過對歷史不斷提問、差異創造對話的可能,深化我們對二二八事件及民主人權的理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