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遺址名稱:
烏牛欄橋
主題照片:

烏牛欄橋現況
縣市:
南投縣
地址或區域:
現址:南投縣埔里鎮愛蘭橋
plus code :
XW8W+QG
地圖 :
簡述:
3月12日,二七部隊決定撤往埔里,但當時已剩不到百人。3月16日,由黃金島率領的小隊,在埔里烏牛欄橋,與前來掃蕩之中央整編廿一師之四三六團第二營發生戰鬥。
文化資產登錄:
無
雲林縣
空間種類:
碑碣
橋梁
現址保存狀況:
3月12日,二七部隊決定撤往埔里,但當時已剩不到百人。3月16日,由黃金島率領的小隊,在埔里烏牛欄橋,與前來掃蕩之中央整編廿一師之四三六團第二營發生戰鬥。
遺址類型:
傷亡
衝突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雲林縣
事發介紹:
烏牛欄,為愛蘭之舊名,位於今南投縣埔里鎮之愛蘭里、鐵山里及大城里之一部分。日治時期在橫跨南烘溪處,建有鐵線橋,即今之愛蘭橋,連接臺14線與臺21線公路,在二二八事件期間,該處曾發生二七部隊與政府軍激烈的戰鬥。因附近有「牛相觸」之地名,為與「烏牛欄」鄰近而不同的地方,但文獻也有記載戰鬥地點在「牛相觸」。
在臺中三二事件後,3月6日謝雪紅組成了二七部隊準備抗爭。但在國府援軍開始登陸臺灣之後,為免波及市區無辜,3月12日二七部隊決定撤往埔里,但當時已剩不到百人。就在3月16日,由黃金島率領的小隊,在埔里烏牛欄橋,與前來掃蕩之中央整編廿一師之四三六團第二營發生遭遇戰。
當時二七部隊在烏牛欄戰場只有30多人而已,而四三六團第二營卻有兩百餘人,但因制高地理優勢,並採取游擊戰術,二七部隊仍帶給四三六團第二營相當的心理震撼。然而在四三六團的報告中卻誇大指出,當時遭遇四百多人的包圍戰,陣亡士兵三名,傷四名,而擊斃十餘名傷三十餘名。但根據黃金島的回憶,當時二七部隊參戰者不超過四十人,戰死者只有四名。但最後因為沒有救援與補給之故,不久二七部隊自行解散。
為了紀念此一戰事,2004年南投縣政府在戰事發生地點,設立了二二八事件烏牛欄戰役紀念碑。關於戰役內容,碑文作如是描述「縣境最激烈之戰役,為三月十六日由臺中青年學生組織之二七部隊與國軍二十一師在埔里烏牛欄(愛蘭)的會戰,學生軍奮勇迎戰,但兩路受敵,彈盡援絕,奮戰竟日終於當晚十一時許埋藏武器後散逸,事稱『烏牛欄之役』」。

圖1:烏牛欄日治時期五萬分之一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