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北市

台北市為整個二二八事件的爆發點,導源於一意外的圓環緝煙事件。



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七時三十分
專賣局查緝員傅學通等六人到達台北市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附近查緝走私的大批火柴、捲煙,查獲一名四十歲寡婦林江邁在販賣私煙,並當場將其所有的煙和現金沒收。因不耐煩林江邁苦苦哀求發還其現金和合法的香煙,而用槍打傷林婦的頭顱,引起路過民眾的不滿,遂包圍查緝員要求講理並還給林婦香煙。查緝員傅學通為求脫身,竟然開槍誤擊斃旁觀市民陳文溪,然後往警察總局逃跑。在場憤怒的群眾緊追不捨,並包圍派出所、警察局,要求交出肇事者。但警察局長陳松堅卻將肇事的六人送往憲兵隊看管,不願照辦。群眾湧往憲兵隊,繼續包圍要求交出兇手。團長張慕陶命憲兵擺出射擊姿勢,群眾方躲進新生報騎樓。因事件未獲滿意答覆,群眾久聚不散,終於引發次日的二二八事件。



二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時
民眾因緝私煙傷人事件未獲解決,乃沿街打鑼,通告罷市、罷工,市民、商店立紛紛予以響應。十時許,群眾衝入專賣局台北分局。十二時許,群眾又湧向南門專賣局總局,要求懲兇。下午一時許,有大批民眾以鑼鼓為前導,由火車站往長官公署前進,沿途民眾競相跟隨,聲勢浩大。但隊伍行至中山路口,尚未到達公署廣場前,即遭武裝士兵阻擋並開槍射殺,民眾奔逃,多人傷亡倒地。下午二時許,民眾聚會於台北新公園(今之二二八和平公園),隨後進佔公園內的台灣廣播電台,向全台廣播批判陳儀政府貪污腐敗、民不聊生,並號召民眾起而驅逐各地官吏以求自存。因此全台先後知悉台北發生「二二八事件」,政治抗爭行動乃蔓延全省。當天下午三時,警備總司令部宣佈戒嚴,並派武裝士兵巡邏市區,且開槍掃射;不少民眾、學生因與軍警衝突而喪生。此時,許多外省人亦遭受積怨已久的台灣民眾毆打,在本町、台北車站、台北公園、榮町等地均有所聞。本町正華旅社與虎標永安堂首先遭殃,榮町貿易局所開設的新台公司亦遭搗毀,汽車、卡車亦遭燒毀十餘輛。



三月一日十時
台北市參議會為反應民意,邀請台籍國大代表、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在中山堂召開大會,成立「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會中決議推派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市參議會議長周延壽、省參議員王添灯、國民參政員林忠為代表,提出解除戒嚴、釋放被捕民眾、軍警不許開槍、官民共組處理委員會等數項要求,並由陳儀向全台廣播。陳儀全予接受,但認為應定名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處委會」)。此即該委員會得名之由來。下午五時,陳儀第一次對二二八事件廣播;並派民政處長周一鶚、警務處長胡福相、農林處長趙連芳、工礦處長包可永、交通處長任顯群,代表公署參加處委會。下午八時,陳儀下令解除戒嚴。



三月二日下午二時
處委會假中山堂三樓開會,會中決定採納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註1)之意見,由商會、工會、學生、民眾、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五方面選出的代表組成處委會。惟最後決定擴大組織,包括省內各參議員、國大代表,並定每日上午十時與下午三時在該會處理民眾之要求。



三月三日上午十時
處委會召開改組後的第一次大會,出席者踴躍,但長官公署官員不再出席。處委會派代表蔣渭川、林梧村及各方代表二十餘人,赴長官公署擬要求撤退市區巡邏之軍隊,由柯遠芬及五處處長接見。雙方經商討後決議:一、軍隊於三日下午六時撤回軍營。二、地方治安由憲兵、警察及學生青年組織治安服務隊維持。三、不調動南部軍隊北上等七點。下午四時,處委會治安組召開臨時治安委員會,決議以忠義服務隊(註2)為臨時治安委員會之執行機構,下分總務、糾察、糧食、宣傳、管理等組,總隊長為許德輝(註3)。下午二時,處委會繼續開會。夜八時,處委會又在中山堂開會議決組織草案。社會秩序逐漸安定。



三月四日下午
全台火車均已通車。下午四時,自新竹運米糧之列車亦開抵台北。



三月五日
秩序已完全恢復,商店均開市營業,交通均恢復,國校學生也照常上課。下午二時起,處委會在中山堂分別召開小組會議。下午五時再度開會,提出八項政治改革方案。(註4)



三月六日下午
處委會在中山堂補開正式成立大會,王添灯任會議主席,即席選出常務委員(註5)。隨後,王添灯向中外廣播宣讀有關二二八事件真相全文,以消除各方之疑慮;文中並提出三十二條要求(包括處理現況的七條,及軍事、政治等根本處理的二十五條)。晚上八時半,陳儀做第三次廣播,承諾進行改革。



三月七日下午
處委會召開全體大會,除議決通過原有的三十二條文外,另增加十條,合計四十二條要求。傍晚,處委會全體常務委員同赴公署,向陳儀正式提出四十二條要求,但被嚴詞拒絕。



三月八日
處委會發表聲明,推翻前一日通過之決議案。自稱四十二條要求未詳加推敲,致有不當要求出現。並呼籲自次日起復學、復工。下午,國民政府援軍已陸續抵台。當日晚,公署即以軍警便衣密佈中山堂附近。十時許,公署接獲憲兵抵基隆消息後,隨即於十時半下令總攻擊。當時在中山堂與日新國小開會的處委會要員紛紛逃竄,但被捕者甚多。當晚亦有一百多名十八、九歲學生在圓山遇遭擊害,此為著名的「圓山事件」。



三月九日凌晨
憲兵第二十一團一營自基隆抵台北。晨六時,陳儀依計畫宣佈台北戒嚴,隨後通令全台「搜捕奸暴」;並特設「別動隊」,以林頂立為隊長,陳逸松為參謀長,劉明、李清波為副隊長,張克敏、周達鵬為大隊長,執行任務。



三月十日
陳儀對全台廣播戒嚴令,綏靖工作全面展開。自九日至十日,槍聲不斷,軍隊肆意射擊。正午以前,四三八團快速挺進台北,全面控制台北、基隆間各要地。



三月十一日
二十一師司令部與四三六團拂曉前亦抵達基隆,四三六團先運台北,以便南下。



三月十二日
憲兵第二十團一個營、二十一師司令部及直屬部隊陸續抵基隆並進駐台北。



三月十三日
綏靖工作持續進行,被射殺、處死之民眾大量增加,淡水河、火車站、植物園等到處屍體遍佈,死傷慘重。



三月十七日
白崇禧與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第二處處長蔣經國抵台宣慰視察。全台秩序大致已恢復。

重大事件:
圓環緝煙事件
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一時左右,專賣局接獲密報人秦朝斌報告:淡水港有走私船運入火柴、捲煙五十餘箱等情事,專賣局乃派葉得根、鐘延洲、趙子健、劉超群、盛鐵夫、傅學通六名查緝員,會同警察大隊派四名警察前往淡水查緝,僅得私煙五箱。又據密報,走私貨已移台北市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附近。下午七時三十分,當他們抵達現場時,私販早已逃逸,僅查獲一四十歲寡婦林江邁的私煙,而將全部公私煙及現金沒收。又不理會林江邁的哀求發還其現金及合法香煙,卻用槍打傷林婦的頭顱,引起路過民眾氣憤,遂包圍查緝員要求講理並還給香煙。查緝員傅學通為求脫身,竟然開槍誤擊斃旁觀市民陳文溪。查緝員逃至永樂町派出所,後轉至警察總局,民眾亦轉往包圍警察局要求交出兇手未果,北市警察局長又將查緝員六人送至憲兵隊看管,仍無法獲得民眾滿意。民眾繼續包圍憲兵隊,徹夜大聲叫罵,遂引發日後更大的抗爭。

公署衛兵開槍事件
二月二十八日下午一時許,有數百名群眾,以鑼鼓為前導,由火車站向長官公署前進。沿海民眾競相跟隨、聲勢浩大。但隊伍至中山路口,未達公署廣場前,即為配備整齊的士兵舉槍阻擋。不久,公署屋頂的機槍即行掃射,民眾奔逃,多人傷亡倒地。此為公署衛兵開槍事件。

圓山事件
三月八日晚,台北市區槍聲大作,持續甚久,最嚴重者為圓山方向基隆河橋一帶。有一百多名學生遭受擊斃。九日上午,柯遠芬引楊亮功至圓山陸軍倉庫前廣場,指稱數百個屍體是昨晚被擊斃之暴徒。但據稱楊氏頗表懷疑,因死者均為十八、九歲中學生,附近亦無戰鬥跡象。

註釋:
註1)
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乃戰後蔣渭川結合日治時期台灣民眾黨及其他團體,在國民黨指導下,成立台灣民眾同盟。其後,大陸返台之台灣革命同盟會成員張邦傑、呂伯雄加入,改名為台灣民眾協會,以張邦傑為主委。三十五年四月七日。又奉命改名為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並改為理事制,由蔣渭川等八人出任常務理事,會務由呂伯雄辦理。該會以台北為中心,各地設有分會,乃一重要之本土勢力。亦有一由大陸返台之台籍政治人物所組之憲政協會,代表半山勢力。兩者處於對立狀態。

註2、3)
事實上,在二二八事件期間,忠義服務隊根本就是警總所設立的機構,主要任務是搜集情報,總隊長是林頂立,許德輝只是台北市的隊長而已。台灣忠義服務隊在二二八期間有呈予警總各地的情報,且許德輝事實上也一直在警總任情報人員。忠義服務隊所吸收的成員主要是地痞流氓,以及一部分學生、青年;組成後,取代軍警執勤,甚為活躍。

註4 )
三月五日,處委會除通過組織大綱外,並提出八項政治改革方案。其主要項目有:一、台灣省長官公署秘書長及民政、財政、工礦、農林、教育、警務各處與法制委員會,須半數以本省人充任。二、公營事業由本省人經營。三、即刻實施各縣市長民選。四、撤銷專賣制度。五、取消貿易局及宣傳委員會。

註5)
當時處委會選出之常務委員,計有:國民參政員:林獻堂、陳逸松;國民大會代表:李萬居、連震東、林連宗、黃國書;台北市參議員:周延壽、潘渠源、簡聖堉、徐春卿、吳春霖;省參議員:王添燈、黃朝琴、蘇維樑、黃純青、林為恭、郭國基。另選出候補常務委員洪火棟、吳國信。

↑228事件爆發點(重慶北路圓環附近)專賣局緝私隊於天馬茶房附近查緝私煙施暴引發
↑太平町二丁目派出所,2月28日上午民眾遊行至此,因主管平時仗勢欺人,乃圍攻之
↑2月28日下午,警總通報有群眾在郵政總局聚會,軍警驅逐引發衝突,民眾傷亡不少
↑台灣廣播電台(今台北228紀念館),228事件真相由此向中外廣播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