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屏東縣
屏東地區
二二八事件在台北發生後,屏東民眾已由收音機得知,屏東市長龔履端亦在3月1日接獲長官公署來電,囑應妥為應付。
●3月2日
龔氏赴高雄要塞司令部見彭孟緝,商討對策,並囑警察局長徐萁掩埋庫存武器。
●3月3日
因高雄、嘉義已有動亂,乃返回屏東坐鎮。下午8時,市長指示應成立對策委員會,以消弭緊張情勢,副議長葉秋木奉命召集地方士紳、名流至青年團開會,到者僅十餘人。
●3月4日
大批民眾聚集郵電局前企圖暴動。9時,處理委員會開會,會中決議警局武器由各機關選出代表接洽移交管理。會議結束後,參議員顏石吉等11人往見市長,交涉解除武裝之事,為市長所拒;要求勸告憲兵隊及駐軍解除武裝亦遭以「無權決定」為由拒絕。此時民眾已湧至市府外。12時半,民眾與警察起衝突,屏東的三四事變正式展開。部分民眾衝入市府,市長在警察局長護衛下離開市府,轉往憲兵隊。
晚8時,葉副議長、秘書簡清榆等四人至憲兵隊見市長,達成憲兵不開槍、收繳民間武器及和平解決等原則。
●3月5日
憲兵隊的警戒線外集結不少民眾。9時,民眾攻擊憲兵隊。晚8時,市長撤往飛機場。
●3月6日下午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正式成立。
●3月8日
張議長、省參議員陳文石至機場見市長,要求市長回市政府未果。下午3時,二十一師何軍章團劉和嘯營長率軍進入市區,逮捕7人,並至中央旅社釋放25名受拘禁的外省人。
●3月9日
市區已趨平靜,軍隊佔領屏東市附近各要塞地,市長回市府,各機關恢復辦公,屏東的三四事變至此乃告結束。
▍東港地區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區長黃平西適逢北上開會,警局人員則逃避一空。地方士紳陳江山等為維護社會安寧,乃出面徵召本地青年、知識份子及服過兵役者組織自衛隊。一般而言亦並未有重大動亂,僅有兩名年輕兄弟曾因進入警局放走所有人犯,並打傷警察局長黃金對(待確認是否為誤植),事後遭黃金對告發而被處決。整體而言,局勢平靜。
▍林邊與南州
林邊與南州在二二八事件時,同為一鄉行政區。由於與鄰近縣市缺乏連繫,亦無電台廣播,也無報紙可看,消息多靠人傳播。因此,林邊在得到北方南下的學生軍傳來消息後,即成立治安維持隊,以保護鄉土、維持地方秩序為主要目標。南州青年則欲集合攻佔崁頂無線電台,林邊部分民眾亦欲前往支援,但為鄉人勸阻。事後,●3月9日戒嚴時期,仍有八名治安維持隊隊員被捕。
▍枋寮地區
枋寮雖位於台灣最南端,3月2日亦已獲知二二八事件消息,因此外省籍人士多四散逃避。枋寮雖有由海外歸來的原台籍日本兵欲組織攻擊屏東機場及枋山槍械庫,但被鄉長勸阻未果。枋寮亦有組織自衛隊維持治安,但國軍進入枋寮後,水底寮自衛隊小隊長在帶領國軍巡視地方期間,卻遭國軍槍決。
重大事件
▍三四事變
3月4日,處委會代表與市長交涉解除武裝未果後,12時半,民眾與警察起衝突,部分民眾衝入市府,會同原留在市府內的翻譯莊迎,意圖挾持市長。市長在警察局長護衛下離開市府,轉往憲兵隊,並拍電向陳儀報告事情經過。秘書簡清榆組織治安糾察隊監視葉秋木等人行動,並壓制衝動民眾。
3月5日,憲兵隊外聚集群眾,9時發生攻擊行動,激戰中,警察陳澤春殉職。下午,處委會決議建請憲兵隊暫撤至機場,惟遭市長拒絕。晚間,市長風聞原住民數百人將下山,且群眾已至屏東農校取得槍械,遂率憲兵與警察數十人撤退至機場。3月6日,市面治安已有改善,屏東分會正式成立。3月8日,二十一師劉和嘯營長率軍入市,逮捕葉秋木與莊迎,並於3月11日、3月12日分別於圓環與郵局前處決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