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PIC_284658c9393ccb326280.jpg
現代國家意識的形成

日本透過教育、文化宣傳等制度,形塑原住民族的日本認同。


新世代原住民族青年不免與原生部落或家庭產生觀念、世代衝突。跨族群的青年世代透過高砂族青年團或自助會等組織,相互認識、交流,甚至成為權利爭取與意識覺醒的基礎。      


1935年10月29日總督府於「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期間,舉辦高砂族青年團幹部懇談會,包含泰雅、賽夏、布農、鄒、排灣、達悟等族青年人三十二名。或許在官方安排下,有不少對統治者的溢美之詞,但首次原住民族青年齊聚一堂,彼此交流部落治理的甘苦談,相互學習,也形塑原住民族泛族群的概念。


從會議中六個族群代表的發言,可以觀察到新生代原住民族青年對自己部落或個人有許多期許,彼此砥礪求進步。同時也可以見到關於收繳槍枝、室內葬、衛生等新舊傳統文化的衝突。


1936年7月16日阿里山鄒族在達邦召開青年幹部懇談會議,討論有關國語(日語)普及、服勞役,開發水田、造林、水土保持、傳統習俗、藥用植物、土地分配,本島人(指平地漢人)闖入保留區問題等有關部落事務。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Tel  02-23326228

Fax 02-23396228

100052臺北市南海路54號

No.54,Nanhai road,Taipei City 100052,Taiwan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2024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