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1947年至1987年間,政府對人民在出版、寫作、表演、言論等方面予以諸多箝制。1987年解嚴前後,社會上爭取言論自由的事件不斷,促成各項法令鬆綁,過去限制逐漸突破,臺灣開始自威權走向民主社會。時至今日在公民活動開放度的表現上,已經呈現亮眼的成果,根據2021年非政府人權組織CIVICUS和全球20多個區域人權組織調查全球的公民活動空間自由度,亞洲26個國家中,臺灣是唯一被評為開放的國家。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中的第19條指出,人人有主張及發表自由之權利;此項權利包括不受干涉之自由,及不分國界以選擇、接收並傳播意見之自由。言論自由的核心理念是保障人民擁有表達意見的自由,有搜尋、接收及傳遞資訊的自由。當今社會言論自由已是全世界擁戴的普世價值,而我們該如何深化民主並珍惜自由,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課題。
本年度言論自由日系列活動,將結合民主畫家詹三原紀念畫展,透過畫作回顧當時臺灣人的生活情境及對自由的渴望和企求,紀錄民主發展的每個重要時刻。詹三原先生為臺灣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嘉義市彌陀路二二八紀念碑設計者,也因此犯了當時的禁忌,於1992年遭誣陷後被捕入獄,入獄前後及獄中,仍不斷創作與臺灣相關之畫作,並多次捐出畫作義賣協助民主運動募款,而有民主畫家之稱,於110年3月23日辭世。本次活動期藉由戶外走讀導覽、講座及影展,推廣並見證我國藝術創作與言論自由的歷程及未來發展。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病毒(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之疫情,為保障來賓及工作人員健康,以下防疫措施即日起敬請配合: